📑 9471 字 | 🎵 25 分钟如何获得与岁月对抗的力量,
实现“逆龄生长”?这本书能为你
1. 打破关于健康和衰老的固有认知,帮助你看到关于健康和幸福更多的可能性。
2. 重新审视诊断标签和医学用语的力量,探索健康方面的“不确定性”,帮助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适合谁听
1. 希望对健康和衰老有更多了解的朋友。
2. 对积极心理学感兴趣的人。书籍信息
书名:《逆龄生长》原名:Counterclockwise :Mindful Health and the Power of Possibility作者:【美】埃伦·兰格译者:刘家杰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2022-7-1页数:238定价:69装帧:平装ISBN:9787521743418内容简介
请想像一下,如果你能将自己的心理时钟调到20年以前,那么你的生理状态能否也同步到年轻的状态?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埃伦·兰格博士于1979年做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逆时针”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兰格博士将16名八十多岁的老年人带到一个被改造为20年前(1959年)场景的旧修道院里,让这些老年人像当年一样在那里生活一周。结果,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这些老年人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提高,其步态、体力和握力也都有了明显改善。基于这个实验,兰格博士创建了“可能性心理学”理论,即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以及能成为怎样的人,所以一切皆有可能。可能性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发现,追求确定性是一种不积极的心态,而我们接受的心理暗示、刻板印象和医学标签,都在影响着我们的身体机能和健康。因此,如果我们认为外面的世界应该是确定不变的,那么就会失去盲目地相信所谓的健康数据、医学诊断和专家意见,无法对自己独特的身心体验和状态做出准确判断,甚至会悲观消极地听天由命。这种无觉知的状态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失去对生活进行主动选择的能力。但是,倘若我们能及时转换思维模式,培养并保持埃伦博士在本书中所说的觉知状态(Mindfulness),细心觉察周围的变化,那么我们就能及时扭转之前的固有思维模式,从而改变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可能性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改变思维模式来改变自己的身心状态,让自己更乐观、更豁达、更健康,拥有更强的生命力及行动力。正如兰格博士所言:“不管你处于哪个年龄,都不要预先假定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打开心灵,迎接所有的可能性,我们就会拥有更健康的人生状态。”作者简介
【美】埃伦·兰格(Ellen Langer),生于1947年3月,她是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兰格教授在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已逾50年,她主持了多项具有开创性的心理学实验(如逆时针实验等),并因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荣获古根海姆奖学金、美国心理学会公共利益心理学杰出贡献奖、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协会应用心理学基础科学杰出贡献奖、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奖及戈登·奥尔波特关系奖等学术荣誉奖项(上述奖项记录来自哈佛大学官网)。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评价说:“埃伦·兰格展示了觉知(mindfulness)可以带给我们健康和幸福的力量,心理学史上没有人比她做得更多了。”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逆龄生长》。
这是一本讲关于健康、疾病和衰老的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都不想那么快地变老,想要健康,远离疾病,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人都在变老的路上。在很多人心里,变老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变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意味着衰退。比如生理方面,视力下降、腿脚变得不再灵活;认知方面,智力、记忆力、反应能力变得大不如从前,按照俗话说就是“老糊涂”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脑神经科学的证据显示,90%以上的60岁老人的大脑活跃度与20岁的年轻人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老年人在记忆力、推理能力、信息加工速度等认知能力方面并不比年轻人差 。那我们为什么一说起老年,总会和虚弱、无助、多病联系在一起呢?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总是用一种僵化的思维来看待变老这件事,认为年纪大了,必然会衰老,必然体弱多病。的确很多问题是衰老带来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的可能性,比如,当人们发现总是记不住事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我老了”,但是事实上可能只是我们并没有像原来一样去花时间、花精力去记忆了。就像这本书的作者说的那样“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我们需要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作者埃伦·兰格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同时也是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兰格教授在积极心理学领域已经进行了50多年的研究,主持过多项具有开创性的、颠覆人们对身心关系认知的实验,并因此获得了很多奖项 。这本书中就有非常多兰格教授做的实验,接下来的解读也会围绕着这些实验展开。兰格教授的心理学观点和大多数心理学研究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一般来说,心理学都倾向于描述一般事实,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视力、记忆力会下降,如果有人到了老年,视力、记忆力还特别好,心理学家就会把这种情况归为例外。但是兰格教授的兴趣恰恰就在于这些例外,因为这些例外为我们增添了一份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可能性。而这本书正是要探讨健康、疾病、衰老的另一种可能,以及实现这种可能的方法。接下来,我将分为两个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来看看关于健康和衰老有哪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是可能的?比如,实现“逆龄生长”是可能的吗?心理状态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身体状态呢?第二部分,我们重点来说说在“逆龄生长”的路上,关于健康有哪些看似确定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确定。比如,看似确定的诊断标签,真的让我们变得更健康了吗?
第一部分
首先我们来看,让时光倒流实现“逆龄生长”这件事是可能的吗?
1979年作者兰格进行了一个实验,虽然年代很久远,但是实验内容放到今天来看依然不过时。这个实验叫做“逆时针研究”,目的是想看如果让参与者的心理年轻20岁,那么他们的身体是否也会随着一起年轻?为了让时光倒流,作者做了不少准备。她找到了一个僻静的修道院,并把这里还原成了20年前,也就是1959年的样貌,然后招募了16位80岁左右的老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让他们在修道院里待上一周的时间 。这些老人对这次实验都感到很新奇和兴奋,坐着大巴车来到了修道院。可是下了车之后,老人们感到的不再是新奇而是惊讶。因为作者说让他们各自负责各自的行李,没有工作人员会帮助他们拿行李,还说如果他们一下子拿不了那么多,可以一次少拿一些,多拿几次就可以了。刚开始,他们都以为自己办不到,因为很多老人十多年都没有自己拿过这么多东西了。不过最后,虽然他们一步一歇,但都成功地将行李搬进了自己的房间 。实验正式开始,在这一周里,这些老人谈论的是20年前的政治话题和社会话题,收听和收看的是20年前的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播放的是20年前的音乐,阅读的是20年前的报纸和杂志。两组人唯一的不同是,实验组的老人被要求用“现在时”进行交流,他们所有的谈话的内容都要反映“现在是1959年”。这个任务可不简单,因为这不是让他们“假装”活在1959年,而是尽量让他们的心理完全回到过去,让他们意识到现在就是1959年的自己;而对照组的老人被要求使用“过去时”进行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醒他们现在并不是1959年,他们只是在怀念过去罢了。效果很明显,实验开始的第二天这些老人就有了明显的变化。以前很依赖家人的他们,到了修道院之后每个人都积极地忙前忙后,整理桌子、打扫卫生,几乎每个人都能够料理好自己的生活。一周结束以后,作者对他们进行了身体检测,结果发现,两组人的听力、视力、体力、步态、体态、记忆力、认知力、味觉敏感度以及手的灵巧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甚至有几个老人还玩起了橄榄球。更有意思的是,实验组的老人相比于对照组的变化更加明显,而且通过和一周前的照片进行对比,实验组的老人看上去起码年轻了两岁。实验结束了,这16位老人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仅仅通过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让自己的心态变得年轻,他们的身体就真的做出了相应的配合,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不过,其中有几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值得我们回过头仔细说说。首先,就是刚下大巴车的时候,作者让老人们自己拿行李。可是明明对这些80岁左右的老人来说,让工作人员帮忙的要求并不过分,而且放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还会主动提供帮助,可是为什么作者一再坚持让他们自己拿行李呢?这是因为作者想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大多数人可能都被保护过头了 。助人行为会让助人者感觉良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会让接受帮助的人失去掌控感,如果这种力量彻底丧失了,人也就真的进入了老年。因为在“老年”阶段,掌控感对一个人来说格外重要,这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还影响着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同样是20世纪70年代,作者和同事们在一家养老院里做了另一个实验,证明了掌控感对老人的重要性。作者将养老院的老人分成两组,实验组的老人可以自己拿主意,例如他们可以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盆栽,然后决定把盆栽放在什么位置,什么时间给盆栽浇多少水。另外,他们还可以选择在哪里接待访客,可以选择在什么时候看电影。而对照组的老人则只能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一年半以后,当作者再次回到养老院,她发现这些享有选择权,对自己生活更有掌控感的老人不但更快乐、更主动、更警觉,而且死亡率也更低,是对照组的一半 。作者做这些实验不是想建议我们停止帮助老人,而是说在每次打算帮助老人之前应该多一层考虑,就是多给他们一点儿时间,多给他们一点选择的空间,看看老人们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眼下的困难 。百善孝为先,尽心尽责地照顾老人没有错,可是有时候恰恰是这样善意的保护使得老年人失去了自主性,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所以,在照顾老年人过程中,无论是家人还是护工,可以多鼓励他们,尊重他们的个人想法和选择,让他们保持生活的自主性,这样更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其次,不知道你注没注意一点,“逆时针研究”实验中的对照组,也就是用“过去时”怀念过去的老人,虽然身体变化的程度不如实验组,但也是朝着好的方向进行改善的。这可能有点反直觉,因为人到迟暮,时光一去不复返,追忆过往总是不免让人觉得有些伤感,难道不是更让人觉得自己老了吗?其实不是。有研究者发现,虽然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怀念过去,但是他们怀旧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年轻人是为了探寻自我或者解决问题,而老年人更多的是为了传授经验、维持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所以老年人回忆往昔的时候关注的是记忆中积极的方面,相应获得的也更多是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不是伤感和失落。再进一步说,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怀对人格发展的划分,到了老年时期,人们就会进入到自我整合的阶段 。如何整合?怀旧提供了契机,通过回顾并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的生命历程,最终接纳自我,获得完善感和智慧,这就是怀旧起到的作用。在《你好,我的白发人生》中有一段总结,我觉得解释得特别好,它说“怀旧于老年人而言,不单单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在过去的美丽或缺憾中寻找前进的动力,激励自己更好地立足当下,坚定地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我想,作为家人,当父母不断地讲述过去的事情,或许我们可以多一些倾听和理解,少一些不耐烦,陪伴他们一起重温往昔时光的美好,一起见证“逆龄生长”的奇迹。最后,在“逆时针研究”中,你还会发现,让这些老人“逆龄生长”的不仅是他们获得的掌控感和怀旧的积极作用,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地方,就是周围人和环境的暗示作用,像是使用“现在时”交流,不把任何一样东西刻意做成“适宜老年人”的样子,这些都在给老人提供“年轻”的心理暗示。生活中,在我们觉察不到的情况下,我们的身心健康其实也在随着这些暗示在不断地变化,这些暗示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它们就像一个个启动的开关,控制着我们的行为。作者和她的学生们曾经就做过一个“启动实验”,他们随机选择了100张人物照片,然后让参与者进行分类。实验组的参与者被要求按照自己的标准对照片进行分类,按性别、按肤色、按发型随便怎么分类都可以,只要和年龄没有关系就行,这样做是想让他们屏蔽掉“老年”的暗示反应。而对照组相反,为了进行“老年”启动,他们被要求只能按照年龄进行分类。很快任务完成了,但其实真正的实验是从他们走出实验室的门才开始的。作者记录了这些参与者从实验室的门口走到电梯所花的时间,结果发现,相比于实验组,被启动了“老年”心理暗示的参与者从实验室走到电梯花费的时间更多,步伐更沉重,就像真的老年人一样 。相反,如果我们启动积极的暗示线索,得到的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在另一个实验中,作者叫来一些酒店客房服务员并分成两组,告诉其中一组人,她们平常的工作就相当于进行了足够的锻炼,运动量已经达到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健康标准,而对另一组人则没有传递这样的信息。4周后,奇迹发生,被告知自己平常的工作就已经运动量达标那一组人,由于思维的转变,她们的体重、体脂及血压都相应地降低了,整体变得更健康了。重要的是这些变得更健康的服务员在工作之余并没有做额外的运动。当然,如果我们花时间和精力进行锻炼,比如跑跑步、做做操自然是更好的保持健康的方式,但对于那些没有额外时间和精力进行锻炼的人,像是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我们就可以转变一下思路,把每一次的身体活动都看作是一次锻炼,因为锻炼不仅仅是工作和琐碎生活之外的活动,它可以在任何时间发生,可以在每次起身接水的时候发生,可以在出去买菜的时候发生等等。如果我们给自己、给家中的老人多一些这样积极的暗示线索,或许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健康的状况。“逆时针研究”实验的细节我们说完了,咱们来简单总结一下。作者通过“逆时针研究”的实验结果向我们展示了让时光倒流,实现“逆龄生长”是可能的,但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说每个人只要像过去一样生活就一定能获得同样的结果,而是说如果我们去尝试做一些改变,就会有改善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固执地、轻率地认为变老和能力的衰退有着必然的联系,那我们就容易陷入刻板的、僵化的思维当中,认为变老一定意味着衰退,这样就看不到改变的可能。其实变老并不一定意味着衰退,也不意味着没有控制和改善的可能,很多时候限制我们的可能不是身体本身,而是我们对身体的看法,人们完全可以打破年龄和衰老的极限的刻板印象,通过心理的调整,让心理处在一种十分健康的状态,多给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获得更多的掌控感,那么身体也会相应地得到改善,发生“逆时针”的变化。
第二部分
好,说完让时光倒流,实现“逆龄生长”这件事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在“逆龄生长”的路上,关于健康有哪些看似确定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确定。
我们偏爱确定性,因为确定性让我们有安全感,但是作者在多年的研究中感悟到,追求确定性其实是一种可怕的心态,因为当一切都确定的时候,我们就看不到世界的可能性了。所以作者建议我们,不要害怕不确定性,特别是有关我们健康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有很多好处,它能给人们创造更多选择的机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听起来有些奇怪,因为对于健康,我们长期以来都是在追求确定的答案。比如,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是不是都特别着急地想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我们或是上网搜索,或是挂专家号,其实都是希望得到关于症状的权威信息,希望医生的诊断可以成为自己的健康处方。乍一听,没什么毛病,大部分人都是这么做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在人们为自己的健康感到担忧,寻医问诊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注意力会更多地集中在形式上,而不是内容上 。什么意思呢?咱们先讲个小故事,有一次作者和她的学生们来到了一个正排队等待使用复印机的队伍面前,想要插个队。他们用了三种方式提出了请求,分别是“我能先用一下复印机吗?”“我能先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要复印。”“我能先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很急”。和预料的差不多使用第二和第三种请求方式,人们让他们插队的概率更高。但是有意思的是,第二种请求方式“我能先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要复印”这个理由其实并不成立,因为每个人排队都是为了复印,可是为什么几乎没人提出质疑呢?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句子结构里包含一个关键的词“因为”。换句话说,只要给出一个理由,不管这个理由多么无厘头,人们都倾向于不假思索地答应 。在看病时也一样,医生只要做出了诊断的动作,很大程度上都能让病人乖乖地听从“命令”,老老实实地遵医嘱,我们不太去关注诊断内容的依据是什么,它到底符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换句话说,我们并不会有意识地参与到诊断的决策当中,就好像这个事情与自己无关一样。但是作者提醒我们,诊断工具是不完美的,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的。也许这些诊断工具确实能够成功地预测绝大部分人的情况,但是现实情况中总会存在个体差异,因此用一个确定性的诊断标签把一个人的身份、状况、体验或者潜力全部概括,是极具误导性的。不仅误导我们自己,也会误导专业医生。诊断标签很容易让人们踏上“假设—证实”的信息搜集之路,驱使人们寻找支持诊断标签的证据。比如,确诊了抑郁症后,很多人会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都归为我得了抑郁症,食欲不好果然是抑郁症,失眠果然是抑郁症,心情不好果然是抑郁症。实际上,抑郁症诊断的准确率并不高,大概只有50% ,所以你可能并没有患上抑郁症,只是单纯的情绪问题。普通人如此,医生也不例外,也会被诊断的标签所迷惑。在耶鲁大学工作的时候,作者和另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项研究,他们制作了一段录像,录像里面是一个人在接受工作访谈。他们把录像放给临床心理治疗师们看,告诉其中一半临床心理治疗师,录像里面的人是“病人”,告诉另一半临床心理治疗师,录像里面的人是“求职者”。结果发现,当录像里的人被贴上“求职者”标签的时候,所有的临床心理治疗师都认为他表现很好,没有什么问题。而当录像里的人被贴上“病人”标签的时候,这些临床心理治疗师的观点出现了分歧,有些人认为他表现不良、需要治疗,有的人认为他表现良好,不需要治疗 。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诊断本来是为我们健康提供帮助的,是让我们对自己的健康情况更加确认、更加有掌控感的,但事实上,它真的帮助我们变得健康了吗?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诊断标签、审视医学用语的力量。比如,很多想要孩子但要不了的人被贴上了“不育不孕”的标签,的确有些人可能一直“不育不孕”,可有些人并非如此。而一旦被贴上“不育不孕”的标签,人们通常会它当作不变的事实,会变得极度失望,充满压力。而压力本身就是不育不孕的一个因素,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夫妻关系恶化。如果夫妻关系恶化,怀孕的可能性就会进一步降低。结果,“不育不孕”的诊断真的就成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再比如,以癌症为例,如果某人得了癌症,后来癌症消失了,没有复发,那么它是“缓解”了,还是被“治愈”了?虽然两种说法都表示身体各方面状况都处于稳定期,但是表述细微的不同就可能对一个人的健康产生不小的影响。作者从新英格兰地区招募了64名参与者,她们都得过乳腺癌,现在都处在稳定状态,但是她们对这种状态的看法不一样,一些人认为是缓解,一些人认为是治愈,因此作者把她们分为了两组,缓解组和治愈组。她们完成了几份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同缓解组相比,治愈组总体健康水平显著更高、身体功能更好、感觉精力更充沛,更不会觉得累、疼痛也更少、心理幸福感更强 。没错,作者让我们重新审视诊断标签、医学用语的力量,是想让我们意识到,标签虽然有助于我们整理思路,但是当标签决定我们思路的时候,问题就产生了。不管是医生的诊断,还是自己给自己的标签,不假思索地接受它,认为它是确定的、不变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对健康没有帮助的。那么对待疾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作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觉知。简单来说就是,要有意识地、适度地关注我们身体的变化 ,也就是前面我们说的,要关注健康的不确定性,不要把诊断视为答案或者解释,而应将其视为引导我们进一步追问其他问题的起点,保持觉知,关注变化,不要成为病症的俘虏。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写日记保持对身体状况的觉知,每几个小时就记下身体体验到的变化,以及周围环境的情况。有研究就发现,保持有觉知地写作可以缓解压力、增强免疫系统、降低血压、增强心理幸福感等等,从多方面改善健康状况 。举个例子,假如某人有慢性疼痛,这时候不妨试着保持觉知,看一看慢性疼痛症状的变化。像是某个部位多长时间疼痛一次?是每隔一天疼痛一次?还是一天疼很多次?每次疼痛持续多长时间?痛到什么程度?有哪段时间是完全不疼的?这段时间你又在做什么?把这些情况记录下来,通过觉知身体的变化,更全面地掌握自己的症状。这时,你可能就会发现,疼痛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些环境或某个时间段里并没有症状,其中好像还有一些规律。这就给人们提供了控制和改善身体的方向,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可以提出更多问题,而有了不同的问题之后,不同的答案也会随之而来。当然,除了自己保持觉知以外,我们还可以协助家人、朋友保持觉知,观察他们身体的细微变化。这会给他们带来积极的体验,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在意、被重视,从而也就更有利于身心健康。曾经有一位医生说:“我们医生需要你们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我们需要你们质疑我们,指出我们什么时候做得好,什么时候误入歧途……当医生真的不容易,但是,当病人更不容易。” 的确,医学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探索,有着自身的不确定性,并不是绝对真理。如果要问某种疾病的一般情况,肯定要询问医生的建议,医生肯定比我们懂得多。但当涉及每个人病情的独特之处,这时候只有病人自己最清楚自己有哪些感受和想法,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医生的观点和我们对自己的了解结合起来,在医生为我们诊断的时候,我们不该被动地等着医生问那些他们认为重要的、有助于诊断的问题,而是应该主动提供在我们看来与自身感受有关的重要信息,主动参与到自己的健康决策中。
结语
好,这本《逆龄生长》就为你介绍到这里。
在第一部分,我们通过作者做的“逆时针研究”实验看到了“逆龄生长”的可能性。它告诉我们,变老不一定意味着衰退,很多时候限制我们的可能不是身体本身,而是我们对身体的看法。虽然我们不能真的“返老还童”,阻挡变老的步伐,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自主地选择用“年轻的”方式变老,比如,通过调整我们对身体极限的看法,调整对衰老的刻板印象,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去控制衰退,改善健康。在第二部分,我们说到追求确定性其实是一种可怕的心态,因为当一切都确定的时候,我们就看不到世界的可能性了。所以作者建议我们,不要害怕不确定性,尤其是关于我们健康的不确定性。把医学诊断信息当作向导而不是绝对真理,承认事物是变化的,才能看到改善疾病,获得健康的可能性。就像心理咨询师李松蔚老师曾评价《逆龄生长》这本书时说的,他说“这本书讨论了心理状态如何促进身体健康,而它更大的价值在于,扰动了关于健康的认知论。它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过度医学化的诊断语言把健康建构为一种刚性的、线性的、确定无疑的认识体系,本意是促进健康,走向了健康的反面。打破这一认知,回到那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世界,可以为健康带来不一样的希望” 撰稿、讲述:裴鹏程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牵涉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没有任何解读可代替原著,好作品值得你体验完整剧情~